電磁離合器材料強度
齒輪是依靠本身的結構尺寸和材料強度來承受外載荷的,這就要求材料具有較高強度韌性和耐磨性。而變速箱的齒輪多采用金屬抗拉強度較高的滲碳鋼作為原材料。
滲碳鋼的金屬抗拉強度可以達到500兆帕以上,只要充分考慮承受扭矩大小的因素,合理設計齒輪或電磁離合器片的直徑,基本可以滿足動力傳遞的強度需要。但問題是,無論是齒輪滑移還是離合器快速結合、分離,其摩擦所產生的熱量都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考慮到箱體內的導熱情況后,對原材料的耐熱性要求會更高。關于雙離合變速箱散熱問題之后會詳細說明。
金屬疲勞電磁
金屬齒輪、電磁離合器片的多次嚙合、脫離后會產生不可逆的金屬疲勞,這會讓變速箱傳動系的強度下降。一般情況下按照正常的使用強度,以滲碳鋼為原材料制作的零部件,設計壽命一般在20年以上,幾乎與汽車的壽命差不多。但是使用強度跟用車環境與車主的用車習慣有很大關系,不可量化。因此有經驗的主機廠會在材料設計上留出一定疲勞余量,確保在質保期內不會出現因金屬疲勞導致的故障,即使激烈操駕,一般的雙離合變速箱也能應付得來。
那么影響雙離合變速箱壽命的最大因素,就要屬于接下來要講的,箱體熱量了。
箱體發熱
頻繁的換擋讓變速箱內部溫度升高無法避免,因此變速箱常用的摩擦部件都是粉末冶金材料,具有很高的耐高溫性,飛機剎車片上也用到這種材料。
飛機著陸時的速度基本在200公里/小時,剎車的那一剎那,剎車片表面的溫度大概在800-1000攝氏度,在這樣極其苛刻的條件下,飛機的剎車片壽命都有100到500次,所以用在汽車上的話,大家還是可以放心的。
相比于飛機剎車時,剎車片所承受的近1000度的高溫折磨,雙離合摩擦片所處的工作環境就要溫柔得多,大部分時間都在150攝氏度以下,所以說這種會動的摩擦部件也可以和車子的壽命大致相同。
雙離合變速箱摩擦件的壽命除了與本身材料有關外,還與變速箱的冷卻方式有很大關系。
根據冷卻方式的不同,分為干式和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兩者在原理
和構造上沒有什么太大差異,只是冷卻方式上不同。
濕式雙離合主要通過變速箱油和其他油液的浸泡和冷卻管來吸收熱量;而干式離合器只能靠風冷來散熱。
如果離合器有潤滑液吸熱,就可以減少磨損,所以壽命會更長。一般來說,濕式雙離合摩擦部件的壽命比干式的要高得多。因此對于干式雙離合來說,如果行駛地區路況不是很好,或者經常處于激烈駕駛狀態的話,那么變速箱壽命就會有所縮短,很可能行駛5、6年之后就會出現各種問題。